“青春筑梦·领航未来” 襄阳市工业学校团校建设典型案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1:25:00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叶洪飞
襄阳市工业学校团委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了“党建引领、团学协同”的特色育人体系。学校党委统筹团校建设,党委书记任名誉校长,德育校长主抓落实,团委负责日常运营。近年来,该校团员青年在德育、体育、美育及技能竞赛中屡获省级以上荣誉,师生团队获评“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襄阳市优秀学生”等称号,团校工作成果显著。
规范教育课程,理论实践双轮驱动
团校结合团中央要求,探索“理论+实践”融合模式,以《新时代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为蓝本,构建“理论内化于心,实践外化于行”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周德民、党的二十大代表熊会萍等先进典型授课,通过“与信仰对话”等主题课程,强化思想引领;另一方面,开设“青年,你为什么要入团”“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实践课程,推动知行合一。
完善教学体系,分层分类精准施教
团校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品行等七大模块,针对入团积极分子、团干部、全体团员三类群体,设计差异化课程。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侧重团章团史学习,团干培训班强化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全体团员团课则聚焦党史学习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将工匠精神等融入教学,在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地开展主题团课,同时挖掘校内特色资源,打造开放、创新的育人阵地。依托“青年大学习”平台,推出线上团课,实现“线下授课+线上拓展”双轨并行。
强化基本保障,规范管理全程覆盖
团校建立“团前培训——骨干培养——思想引领”三级保障机制。针对入团积极分子开展“坚定理想信念”专题培训,针对团学骨干实施“综合素质拓展”计划,针对全体团员组织“领悟党史”主题团课。创新“8+3”教学模式,通过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提升团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此外,编印《团校学习手册》《入团志愿书填写指导手册》等教材,为学员提供标准化学习工具。
配强师资队伍,多元力量协同育人
团校推行“党建带团建”机制,由学校党组织领导讲授“开学第一课”,党员教师全员担任团课教师,并吸纳思政课骨干教师加入师资队伍。同时,聘请校外党政领导、高校教师、劳动模范等作为特聘讲师,形成“校内+校外”双师型团队。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申报研究课题,推动团课教学创新。

健全保障机制,严把入口、出口关
团校严格落实“把严入团源头”要求,将团校培训作为发展团员的必经环节。实行学员培训手册制度,记录学习表现与考核成绩;构建“理论+实践+志愿”三维考核体系,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襄阳市工业学校团校经验已辐射至2所中职学校,其“微团课”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收录发表。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团校建设,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文章
- 04-19 “青春筑梦·领航未来” 襄阳市工业学校团校建设典型案例
- 04-16 AI赋能全员文体,湖南百余个中小学校“智慧操场”全面启用
- 04-15 峨眉山桂花桥镇小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活力
- 04-14 即将完工!临桂又新增一所公办学校
- 04-14 全国万名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湖南(第一期)培训班开班
- 04-12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举行2025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 04-12 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上海教育系统首届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开班
- 04-12 打造行走的美育课堂,《湖湘美育实践基地白皮书》发布
- 04-11 海南医科大学开启中层正职竞争上岗,多名原正职领导“下课”
- 04-11 开微专业、教材升级、能力转化……这所高校“四维”培养应用型商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