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微专业、教材升级、能力转化……这所高校“四维”培养应用型商科人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7:01:00


这几天,上海商学院零售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的大三学子走出校园,深入锦江国际集团、京东、顺丰、山姆会员超市等企业开展顶岗实习。
在经济全球化与数字经济的双重浪潮冲击下,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上海商学院积极应变,从传统的学科导向主动迈向产业需求导向,以需求导向、协同创新、实践赋能、教材升级四个维度,全方位探索构建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现场。
【专业跟着产业走】
优化、升级、换代,是上海商学院专业调整的“关键词”。围绕零售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领域,学校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应用型商科专业集群。
特色专业领域如何体现差异化?上海商学院大力推进微专业建设。2024年末,上海商学院在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开设“葡萄酒的商业洞察”微专业,在全国率先整合多领域课程,首期推出的6门课程涵盖葡萄酒品鉴、数字营销、酒庄文化、全球创业和文旅商业调研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学习路径。

“葡萄酒的商业洞察”微专业开设。
此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学校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以市场反馈为核心的专业预警与退出动态机制。上海商学院教务处处长栾东庆表示,学校撤销了电子信息工程、英语专业,暂停园林专业、广告学专业招生,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同时,学校全面评估专业发展前景,对招生、就业表现不佳的专业及时调整,推动预警专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提升专业吸引力。自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为所有新生开设有关“AI商务”的通识必修课。电子商务、商务经济学等8个“AI+”专业,还将分别开设3-4门AI赋能的专业核心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习现场。
此外,学校大力培育新兴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平衡。栾东庆表示,目前已开设数字商务、泛酒店管理、知识产权等拔尖创新试点班,并计划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产权、应用统计学等专业。
【协同创新深化合作】
协同创新为人才成长拓展空间。
基于应用型商科专业集群建设,锦江集团与上海商学院在酒店管理专业联合开发实践课程,制定详细的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确保学生所学符合行业实际需求。
从大一开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有机会深入锦江旗下各品牌酒店一线岗位实习。学校与酒店联合备课,学生在真实的酒店环境中学习,直接接触前沿服务标准与流程,学习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企业实习、上岗后得到了用人单位的积极反馈,上海静安昆仑大酒店前厅经理蔡展鹏说:“王亦舟同学在轮岗过程中,快速适应新环境,能很好地结合校内实训经验,并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思考。”

锦江旗下各品牌酒店一线岗位实习。
行业专家、名师名家纷纷走进课堂。在“特许经营实务”课堂上,来伊份副总裁赵汉利分享了丰富的行业一线经验,通过学习来伊份的发展历程以及直营与加盟模式的策略,同学们加深了对特许经营概念和不同模式特点的理解。
最近一学年,东湖集团、阿里巴巴、拜耳(中国)、德国汉高、申通地铁、兴业证券等企业的101位专家,纷纷走进教室为学生带来行业最新动态和趋势。在上学期20多次“名师名家进课堂”上,来自康奈尔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学科前沿研究进展。

特许经营实务课。
【实践提升能力转化】
实践教学,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上海商学院创新构建“一学年三学期五学段”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从第5学期开始,学生进入校内课程学习与校外实习交替进行的阶段,校外集中实习时长不少于8周。这种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杜湘文对这种教学模式感触颇深。大三时,她进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实习,负责农产品常规理化指标和重金属检测工作。“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使用大型仪器,掌握了规范化实验操作,还了解了食品从采样到制样再到检测分析的全流程。这些经历对我日后的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杜湘文说。

学生在酒店进行顶岗实习。
针对专业核心课程,校内教师、企业导师、校企共同授课的课时各占1/3。今年,学校培育了首批产教融合示范课程,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储艳洁的“商用空间设计2”课程便是其中之一。该课程聚焦购物中心、商业街区等综合性商业空间设计,邀请资深商业空间设计师走进课堂分享实际项目经验。学生不仅能了解最新行业动态和设计趋势,还能参与真实项目设计,有效锻炼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授课模式,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材升级重实用】
聚焦前沿性、实用性,上海商学院以“产教融合”推动教材创新升级。
工商管理学院殷延海教授与京东物流科技副总裁范广辉共同编写的《智慧物流管理》教材,便体现了这一理念。教材中涵盖了智慧仓储管理、智能运输调度等核心内容,例如,在讲解物流大数据分析与系统规划时,教材详细介绍了多家知名物流企业的项目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此外,学校还与工商企业、律师事务所、社会组织等行业单位深度合作,建设《商事侵权案例》《慈善信托实务》等产教融合教材。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打造《财务管理实训》等一批新形态数字化教材。
原标题:《开微专业、教材升级、能力转化……这所高校“四维”培养应用型商科人才》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受访学校 图片来源:受访学校
来源:作者:李蕾
相关文章
- 04-14 即将完工!临桂又新增一所公办学校
- 04-13 山东教育者手记|孙殿勤:让学生心服口服的张老师,课堂魅力何在
- 04-12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举行2025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 04-12 197万元市中心两房?上海一房地产公司发布虚假房源,被罚款并取消网签资格
- 04-12 上海现代服务业景气指数动态分析(2024)研讨会在沪举行
- 04-12 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上海教育系统首届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开班
- 04-12 打造行走的美育课堂,《湖湘美育实践基地白皮书》发布
- 04-12 美国88所高校超500名学生和员工签证被吊销
- 04-11 灞桥区黄河锦绣小学: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 04-11 海南医科大学开启中层正职竞争上岗,多名原正职领导“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