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出让和划拨是什么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5:24:56    

出让和划拨是 两种不同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性质

划拨: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出让:是指国家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给使用者。

取得方式

划拨:需经县级以上政府依法准许,通常是无偿取得土地使用权。

出让: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取得,需要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权利义务

划拨土地:不能转让、租赁和抵押,一般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出让土地:可以自由转让、出租和抵押,具有较长的使用期限(最高70年,具体年限根据土地用途确定)。

补偿与费用

划拨土地: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土地使用权。

出让土地: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使用期限

划拨土地:通常没有明确的使用期限,或者期限到期后需重新审批延期或返还给国家。

出让土地:有明确的使用期限,例如居住用地70年、商业用地40年等。

总结:

出让是一种有偿、有期限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适用于需要较高流通性的用地。

划拨是一种无偿、无期限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通常用于公共利益或特定用途的用地。

建议在具体项目中根据土地用途、使用期限和流通性需求选择合适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