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让和划拨是什么意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5:24:56
出让和划拨是 两种不同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性质
划拨: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出让:是指国家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给使用者。
取得方式
划拨:需经县级以上政府依法准许,通常是无偿取得土地使用权。
出让: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取得,需要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权利义务
划拨土地:不能转让、租赁和抵押,一般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出让土地:可以自由转让、出租和抵押,具有较长的使用期限(最高70年,具体年限根据土地用途确定)。
补偿与费用
划拨土地: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土地使用权。
出让土地: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使用期限
划拨土地:通常没有明确的使用期限,或者期限到期后需重新审批延期或返还给国家。
出让土地:有明确的使用期限,例如居住用地70年、商业用地40年等。
总结:
出让是一种有偿、有期限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适用于需要较高流通性的用地。
划拨是一种无偿、无期限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通常用于公共利益或特定用途的用地。
建议在具体项目中根据土地用途、使用期限和流通性需求选择合适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
相关文章
- 04-16 扬州竹西公园违建争议调查:土地权属纠葛、商业扩张与城市治理困局
- 04-16 世业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
- 04-04 水溶纸寄相思 哈尔滨推出环保追思新方式
- 04-03 三一重工: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
- 04-02 柳工(000528.SZ):累计回购1.78%股份
- 01-28 拆床找哪里呀
- 01-24 什么是拼接木
- 01-23 海带靠什么繁殖
- 01-22 中国怎么申请日本sgu产品认证
- 01-22 加拿大交学费怎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