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点亮”企业“智改数转”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9:38:00
新华社济南3月31日电 题:山东:“点亮”企业“智改数转”之路
新华社记者陈国峰
智能化曲轴加工生产线呈“U”形排开,视觉机器人精准挥舞机械臂,将产品送上生产线……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曲轴智能制造车间里,全部流程均由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完成。
由于不开灯也能自主生产,这个智慧车间又被称为“黑灯工厂”。名为“黑灯工厂”,实则是“全电工厂”。“电能量代替人工作业,对电力供应提出更高要求。”天润公司企业管理与数据管理部主任工程师刘海浩说。
据介绍,这家企业搭建的智慧工厂互联网平台,能够精准把控生产细节,机械手的每一次抓取、设备的每一个加工动作都有据可查。刘海浩指着互联网平台上的运行曲线图说:“车间每生产一根曲轴会产生3.7万条数据,其中23%直接关联电力参数。电不仅是动力源,更是生产质量的‘数字标尺’。”
“黑灯工厂”对电压合格率有极高要求。在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的监控大屏上,3条35千伏主供线路的负荷、电压曲线实时跳动。任何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其他线路能够无缝切换。智能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控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以保障电压合格率。
在工业大省山东,越来越多“黑灯工厂”涌现,引领工业制造向“智造”升级。电力如一条隐形的脉络,串联起智能设备的每一次运转、数据的每一次跳动。
走进菏泽市郓城县蓝翔纺织有限公司的“紧密纺”车间,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全部采用智能控制。“智能纺织设备对电压稳定性极其敏感,细微波动便可能导致整批纱线报废。”公司相关负责人王伟说,“供电公司搭建的电能质量监测平台,能实时捕捉0.1%的电压波动,保障车间36台智能织机稳定运行。”
“我们把纺织企业每条生产线的用电曲线与工艺参数深度比对,对企业用电数据实时监测。”国网郓城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王照玉说,2024年,全县纺织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31%。
从制造到“智造”升级过程中,山东电力部门还为企业量身定制用电方案,助力企业用好分时电价、开展能效管理。比如通过智能算法拆解生产流程,将部分高耗能工序精准转入电价低谷时段,为企业省下“真金白银”。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济南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水性涂料和建材车间内,几台机械臂腾挪摇移,一件件防水材料在自动化工序引导下,有序走下生产线。“黑灯工厂”具有24小时连续生产的特性,东方雨虹每年用电量超过650万千瓦时。
为让企业的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国网济南供电公司通过能源大数据平台,全面梳理“黑灯工厂”能耗水平,量身定制节能减耗、降本增效方案,向300多家企业推送数字能效账单,累计节约用电约3000万千瓦时。
在一些企业,省下的用电成本投入到研发更多智能产线,形成“节电—增效—再升级”的良性循环。“黑灯工厂”里,设备昼夜运转,数据实时汇集,稳定电力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点亮”企业“智改数转”之路。
相关文章
- 04-02 全省智能建造4.0首个公建项目入选,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智”量十足
- 04-01 三部门:鼓励银行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
- 04-01 万科早盘领涨!万科2024年营收超3400亿,科技助力房屋交付
- 04-01 登机前突发心脏不适 山东航空地服员工紧急救助一旅客
- 04-01 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百万,背后是怎样一片发展“沃土”?
- 04-01 降了!降了!武汉多处宣布下调
- 04-01 近百台机器人集群亮相中关村论坛 “机器人群舞”背后有何黑科技
- 04-01 以前主播拼体力,现在全员玩AI“躺赢”,解密羚客的AI黑科技
- 04-01 我省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合法合规体系检查
- 03-31 警幼零距离,安全伴“童”行 济南槐荫公安开展安全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