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趟车当作首发列车对待 他在云岭天路上书写“王牌”传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0:41:00
他把每一趟车都当作首发列车对待;23年间,他带出了23名徒弟;毫米级精准操控,他安全行驶246万公里……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来自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的火车司机,李成。

今年44岁的他,凭借卓越的驾驶技术与高度的职业素养,不仅有着“王牌”司机的誉称,更是“火车头奖章”这一铁路行业重磅奖项的获得者。他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一起来探寻。
23年坚持做一件事
4月2日上午,丽江开往香格里拉的C985次列车即将发车,李成如往常一样,正端坐在司机室,认真记录驾驶任务的工作要点。
每次发车前,把线路数据再过一遍——这是李成23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事。在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同载客量、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最优操纵方案。“在云南山区安全驾驶机车不容易,在具有高海拔、高寒、大坡道的线路上驾驶列车更难。”李成摩挲着笔记本说。

丽香铁路穿越横断山脉,桥隧占比73.4%,28.5‰的极限坡度相当于每前进1公里就要爬升28.5米,冬季还会面临降雪等恶劣天气,就像在冰坡上开货车,“停得准、不打滑”成为最大的技术难点。
“万拉木到小中甸区段有强降雨,运行中注意确认信号、加强途中瞭望、做好运行控速。”11时许,李成和搭档再次核对运行揭示命令,做好出勤指导传达。
在别人看来,开火车只是按照既定路线行驶,但李成却把每一趟车都当作首发列车对待。除了提前预想,他会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调整操纵手法,甚至连季节变化对轨道摩擦力的影响都要详细记录,确保乘客感受到最平稳的乘坐体验。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在李成手里却变成了“财富”。“动车组停得准就像解方程,必须找到动力和制动的那个平衡点。”李成带领团队通过上百次反推试验,绘制出云南铁路首份高原铁路动车组操纵示意图,提炼出“快、准、稳”3字操纵法,帮助更多同事快速适应丽香铁路地形条件下的动力需求,精准把握加减速及停车时机,确保列车运行始终保持平稳。
李成还将线路区段运行时间精确到秒,制动距离控制在厘米级误差,这不仅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也极大提升了乘客的舒适体验,做到“车起人不知、车停人未觉”。这套创新方法不仅在该段推广,更成为丽香铁路司机的“教科书”。
丽香铁路开通以来,李成值乘的列车实现零晚点、零事故,旅客满意度达99.8%。
23年带出23名徒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成知道,高原铁路事业蓬勃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年才俊。因此,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毫无保留地将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年轻司机。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面对机型和设备繁多,以及高原缺氧、雪天瞭望困难等问题,李成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作业流程,将操作要点和工作心得整理成《列车操作示意图》《一段制动对标作业指导书》等作业指导手册,帮助新入职司机快速成长。

“李师傅的指导非常精准,对我帮助很大。”新司机李峰虽然没有与李成签订师徒协议,但在两本册子的指导下,他顺利从副司机晋升为司机,大理机务段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理论资格考试通过率也稳居全路前3。
“第一次上线的时候,师傅就站在我旁边,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地盯控,一个标准接一个标准地指导。”司机高宇翔说,一趟值乘下来,李成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
为了提升值乘团队的标准化作业水平,李成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担任起“兼职教师”的角色。他走上讲台,“面对面”给年轻司机讲解技术难点;走进驾驶室,跟车示范,“一对一”指导新司机值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动车组作业标准日益规范完善,有效防控了误听、误通、错操等安全风险。

23年间,李成带出了23名徒弟,不仅有“全路技术能手”,也有“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他们在高原铁路上用精细操控守护着每一趟列车的安全运行。
雪域高原,动车飞驰。如今,李成以毫米级精准操控,实现安全行驶246万公里,将“云岭天路”变成旅客安心出行的坦途。
云南网记者 夏方海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供图
相关文章
- 04-02 日照莒县:智能农机赋能春耕 解码现代农业生产力跃迁密码
- 04-02 把每趟车当作首发列车对待 他在云岭天路上书写“王牌”传奇
- 04-02 4月上半月空气质量预测来了!四川盆地预计有2次污染过程
- 04-02 沈阳:人工增雨有效筑牢森林防火屏障
- 04-01 库尔勒:反诈小分队面对面“唠反诈”
- 04-01 天津浩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
- 04-01 今天起,这些旅客乘火车更优惠!
- 03-31 海外博主分享学生必备AI工具清单:这些应用“拯救”了我弟弟
- 03-31 12小时24分,临沧至广州南动车3月31日首发
- 03-19 清明小长假火车票即将起售!收藏转发这份购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