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造国际化的“科研训练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9:20:00    

■高教综改进行时

“特别难忘,很有收获!”去年,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大三学生王思齐作为学校“中俄贝加尔湖大地学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的一员,赴俄罗斯进行为期两周的实地科考。美丽的贝加尔湖畔像个天然的地学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王思齐与不同专业的同学合作,围绕“奥利洪岛的植被分布”开展研究。

“中俄贝加尔湖大地学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由南京大学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合作推进,首次开展于2006年。

“以‘大地学’相关学科多年来实施的国际化实习为基础,我校创设面向全体本科生的‘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骏介绍,该项目依托学校丰富的学科资源、校友资源、文化资源,是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全球视野、激发学生学术志趣的重要平台。

截至2024年,南京大学共开展53个、100次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覆盖文理工医多个学科领域,共派出3027名师生开展创新实践。这些项目普遍学科覆盖面广、交叉融合性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合作能力,促进不同专业的学生收获学术“顶峰体验”。

“在此处,硝氮、叶绿素等指标显著升高,可见居民生活对水质的影响。”在德国波恩进行水体采样后,“中德莱茵河流域生态环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队员认真写下笔记。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梅告诉记者,实地科考前,指导教师会确定科考主题和学生研究课题,并以专题讲座、实操训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培训,让学生对即将参与的项目有系统认知,在境外实践时能够迅速投入,真正学有所得。

“大地学”相关学院在中俄贝加尔湖、中德莱茵河、中希地中海等项目中带领学生认识与研究地质、地貌、大气、环境、生物现象;理工科学院探索实施跨文化社会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国际高能物理大科学装置“云”科考等项目;文科学院开展中俄阿尔泰考古、智能传播与创新社会发展等项目,引导学生领略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创新的魅力……经过多年实践,南京大学探索出一套适应多学科的国际化实践教学和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形成“预习—观察—记录—总结—表达”严谨有效的学习过程,让本科生在国际化实践教育中完整体验科研训练闭环。

“沿着马克思的足迹继续前进”是南京大学首个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科考与训练项目。队员们在马克思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开展科考,将思政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乾坤说,参与过这个项目的学生有些在继续深造,有些已走上工作岗位。谈起这次思政主题科考,大家纷纷表示,在异国他乡更好地认识了祖国的发展,进一步坚定了“四个自信”。

此外,南京大学还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合作开展全球治理能力提升、国际组织人才暑期训练营等科考项目,培养拥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专业素养的国际组织人才。

据介绍,南京大学将继续探索本科生国际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持续开展“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着力实现“每生一游学”的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02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阿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