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生育友好”从理想照进现实?济南市政协开展多次现场商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4:14:00
健康、稳定的生育率,是社会稳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事关家庭幸福,更事关“国之大计”。近期,济南市政协以“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题,开展月度商量,并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部门有关负责人和社区代表、教师代表、“多孩妈妈”代表开展多次现场商量。
“破译‘不敢生’密码,要配好生育、养育、教育三把钥匙。”“破解低生育率不能止于政策‘撒钱’,更要构建情感支持与制度创新的双螺旋支撑”……连日来,调研组先后走进舜华社区“巩大妈工作室”、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总院区、泉抱抱·西江华府社区托育园、山东大智教育集团、济南高新区玉兰花园幼儿园、济南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等地,围绕优化生育服务支持、建设育幼服务体系、强化教育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氛围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商量。
影响生育意愿的维度有很多,既和物质条件有关,也和社会环境、思想观念有关。调研期间,市政协委员孟娟、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韩炳娟等人分别从根植家庭理念教育、开展家庭婚姻指导等角度建议加强新型婚育文化、家庭共育文化的建设和宣传,消除年轻人恐婚恐育心理,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的婚育观。市政协委员,市卫生监督所一级调研员王孜,市中区政协委员、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一区副主任高继勇从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的角度建议专业机构打造青少年性教育精品课程,加强低龄段避孕知识的宣传,以立法等方式规范人流手术的管理,避免生育能力损伤、降低生育风险。
调研组认为,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是破解生育难题的“关键一招”。市政协委员,济南博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毕彦昱和三胎宝妈、人民政协报记者雷蕾等妈妈代表一致建议完善生育假、育儿假、男性陪产假的落实监督机制,同时通过个税减免、生育补贴、学前教育和托育成本减免、提高社保待遇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生育家庭特别是多孩家庭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公共资源科学配置的有效路径,推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税收、社保等政策适当向生育子女的家庭倾斜,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激发生育潜能。
“生育友好”四个字的背后,既包含生得友好也包含养得友好、育得友好。针对养育、教育过程中的痛点,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素雯等多位委员建议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推进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构建全周期教育支持体系。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早期教育教研室主任姬彦红建议加强托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托育师职称评定。市政协委员刘刚、孟娟呼吁加大用人单位办托补贴力度,盘活社区资源,构建“托育教育一刻钟服务圈”。此外,省政协委员王立杰等提出发放家庭托育券,市政协委员戚慧敏等人建议引入社会机构与社区资源,拓展课后延时服务形式,提高延时服务质量,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高水平教师校际流动,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减轻家长择校焦虑,均获得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建议开展生育友好企业认证,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设置更多的‘准妈妈岗’‘妈妈岗’,结合实际采取居家办公、弹性工作时间等模式,为育龄女性生育营造友好条件或确保女性生育后能够顺利回归职场。”市政协委员张葵,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包昆等人建议关注职场女性因为生育引发的职业发展焦虑,让“生育友好”照进现实。
现场商量期间,教育、卫健、民政、妇联等部门代表结合部门职能和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方向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一一回应。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积极应对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的关键举措。调研组表示,将在梳理汇总好现场商量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商量”,找准问题、深挖根源,提出更多有见地、可操作的意见建议,为打造生育友好型城市样板,加快建设现代化强省会作出积极贡献。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发亮 张成地)
记者:张成地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
相关文章
- 04-15 任上落马的直辖市“老虎”,被免职、撤销资格
- 04-15 18米超远送风,舒适体验无边界!璀璨中央空调艺境系列新品上市
- 04-14 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济南北园高架旁新建“空中”体育运动公园
- 04-14 李佳琦建议普通女生别做医美 引发热议
- 04-13 特稿丨老报纸、茶香和青春——习近平促进中越友好的故事
- 04-12 鲁粤物流开通新通道 烟台福山至广东铁路班列首班开行
- 04-11 注意防范!大风、降温即将抵达济南 局地大风可达10级以上
- 04-10 “齐鲁沿黄专列” 扩容升级,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超1000列
- 04-10 济南一项目入选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 04-10 穆棱市政协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