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诚信原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8 18:44:35
诚信原则,又称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被誉为民法的“帝王条款”。它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本着善意和诚实的态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意思表示真实
民事主体在表达其意愿时,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想法,不得通过欺诈、隐瞒等手段误导对方。
行为合法
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条款,不规避法律,不曲解合同条款。
守信用、讲信誉
民事主体应当恪守信用,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不轻易改变已经作出的决定或承诺,除非有合理理由并征得对方同意。
公平交易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应遵循公平原则进行交易。
尊重他人意愿
在民事活动中,应当充分尊重对方的意愿,不得强迫或欺诈对方,确保双方的意思表示自由、自愿。
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一旦成立,当事人应当全面、切实地履行合同约定的各项义务,不得随意变更或拒绝履行。
善意行使权利
在行使自身权利时,应当遵循善意原则,不得滥用权利,加害于他人。
司法裁量的补充
诚信原则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具体规则无法覆盖的情况下,法官可以根据诚信原则对案件进行公平、合理的裁决。
诚信原则不仅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准则。它旨在维护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司法实践中,诚信原则的应用有助于弥补法律规范的不足,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相关文章
- 04-07 诚信筑基,创新拓业!王蕾:诚信是企业的命脉,也是做人的根本
- 04-03 “中药调酒”引热议 到底是养生补品还是智商税?
- 04-01 税收宣传月启动 北京税企共同发起“合规经营·诚信纳税”倡议
- 04-01 飞天诚信:抗量子pci-e密码卡技术处于前沿阶段
- 01-17 裁定上诉
- 01-16 择重原则属于哪个法律
- 01-16 民诉上诉找哪个法院
- 01-13 罗马法中有哪些原则
- 01-13 合同履行原则有哪些
- 01-11 什么是混杂辨认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