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饮食里的中药之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2 09:22:02    

如今的美食博主比比皆是,其实古代也有美食博主,比如苏轼。荔枝、河豚、红烧肉;柑橘、杨梅、茯苓饼……他为美食作诗填词,更把美食写在信里推荐给远方的亲朋,这还称不上美食博主吗?

苏轼不仅研究美食,更研究食疗养生,在与程正辅的书信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

“凡痔疾,宜断酒肉与盐酪、酱菜、厚味及粳米饭,唯宜食淡面一味。及以九蒸胡麻即黑脂麻,同去皮茯苓,入少白蜜为麨食之。日久气力不衰而百病自去,而痔渐退。此乃长生要诀,但易知而难行尔。”

生了痔疮,要注意饮食,戒酒、戒荤腥。同时,还推荐了一款养生食品:黑芝麻馅的茯苓饼。饮食里的中药,今天的主角就是黑芝麻。

1.黑芝麻

黑芝麻,脂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没错,它的学名叫脂麻,因其出自“张骞严选”,前人也称其为“胡麻”。

“胡麻即脂麻也。有迟、早两种,黑、白、赤三色,其茎皆方。秋开白花,亦有带紫艳者。节节结角,长者寸许。……服食胡麻,取乌色者,当九蒸九暴,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其性与茯苓相宜。……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本草纲目》

黑芝麻有抗衰老作用,其内所含的亚油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减轻主动脉病变,有防治动脉硬化作用;同时,还有降血糖及滑肠通便的作用。

成熟的黑芝麻干燥后即可入药。中药黑芝麻味甘,性平;归肝、肾、大肠经,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

黑芝麻入肝肾经,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明目之功,故常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与桑叶配伍为丸服,如桑麻丸(《寿世保元》);亦常配伍巴戟天、熟地黄等补肾益精养血之品,以延年益寿。

同时,黑芝麻富含油脂,能润肠通便,可用于精亏血虚之肠燥便秘。可单用,或与当归、肉苁蓉、火麻仁等润肠通便之品同用。因此,大便溏泻者不宜服用黑芝麻。

2.白芝麻

“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白油麻,治虚劳,滑肠胃,行风气,通血脉,去头上浮风,润肌肉。”——《本草纲目》

黑芝麻常入药,日常食用则多选白芝麻。《食疗本草》中说,哺乳期吃白芝麻,孩子少生病,陈芝麻吃了,可能会引起腹泻。而陈年的白芝麻油熬膏外用,有生肌、止痛、消肿、修复皴裂的功效。

“白油麻(白芝麻),大寒、无毒。治虚劳,滑肠胃,行风气,通血脉,去头浮风,润肌。……与乳母食,其孩子永不生病。”“其油:冷。常食所用也。……陈者煎膏,生肌长肉,止痛,消痈肿,补皮裂。”——《食疗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