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田”到“创新雨林”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结出170余项改革硕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36: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许雨珂
8年前,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自此一颗开放的种子在我国西部悄然播下。作为其核心区域,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高新)(以下简称“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从“试验田”跃升为“示范窗”,生长为枝繁叶茂的“创新雨林”,截至目前,诞生了170余项改革硕果,21万家企业扎根生长。

中国—欧洲中心
击破制度壁垒,是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在政策叠加的优势下,去年,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给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里的企业装上了“任意门”,实施“同企跨片”通关模式,即同一企业保税货物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A、B、C区三个片区实现无障碍、低成本、自由高效流转。该模式的运行大幅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经测算,改革前,企业跨片需在“单一窗口”逐票申报,一家大型企业报关费用每年约800万元;改革后,企业跨片无需再报关,每年仅需支付不到80万元的电子关锁使用费用,总体成本下降超90%,全流程通关时间由原来的4.5小时缩短至25分钟内。
这些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根据企业的真实需求倒逼出的改革。8年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170余项改革创新案例,其中7项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7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走进中国—欧洲中心,UNDP项目工作人员正在筹备Re:Think国际会议活动。工作人员介绍说,去年该活动共链接到300余家国内外企业,70多家本土企业现场注册进入联合国采购体系。这座仿佛“空中丝绸之路”的地标建筑,仅2024年就举办国际会议、文化交流和经贸活动超170场,截至目前,吸引了西班牙驻成都总领事馆等30余家国际机构入驻,搭建起一个“国际元素”与成都开放基因深度融合的舞台。
“开放平台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叠加,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化学反应。”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这种“化学反应”正在显现:2024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外商直接投资5.6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半壁江山,数千家入驻企业在三大国别合作园区和中国—欧洲中心实现了从“走进来”到“融进去”的跨越。
今年开年,诞生于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全球。而在电影上映的一年前,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打造数字文创全产业链创新高地”就已作为最佳实践案例入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和学习借鉴。
当《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全球票房与开放数据同频跳动时,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正在见证:在内陆做产业,同样能闯出“踏浪东海”的天地。这里孕育的不仅是几个园区、几项政策,更是一个内陆城市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雄心。当更多“哪吒”从这里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中国智造出海的叙事,正被改写为“全球共造”。
未来,这片土地将书写更多“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产业传奇,8年前播下的开放种子,正在长成影响世界产业格局的参天大树。
(图片来自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
编辑:刘浩然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04-03 缅甸地震灾区直击:搜救与灾后防疫同步进行
- 04-03 “江苏教育了不起!” “锦绣江苏·美国青少年交流营”走进金陵中学
- 04-03 江苏向六十一家重点民企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这个“国内首次”富有含金量
- 04-03 焦点:美国对等关税落地 我国纺服出口再遭围堵
- 04-03 长三角议事厅|容亏率破局:国资化身“耐心资本”赋能科创
- 04-03 外交部:不知这位国务卿先生为什么睁眼说瞎话
- 04-03 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东贯村开展“移风易俗过清明 文明祭祀树新风”主题宣讲活动
- 04-03 新华出版社出版一批反映人工智能最新发展的图书
- 04-03 中方:坚决反对!
- 04-03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已救出9名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