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失信记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4:09:19
失信记录是指 个人或企业因未履行法律义务而被记录的不良信用信息。这些记录通常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或社会信用体系所管理,并可在一定范围内被查询和使用。失信记录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如拒不偿还债务、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以及其他不诚信行为,如合同违约、欺诈等。
失信记录的影响广泛,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在金融领域,金融机构会限制其贷款、信用卡额度,甚至暂停信用卡使用,导致当事人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此外,失信记录还可能影响当事人的信用评级、贷款、就业等各个方面,例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行、限制申贷申卡等。
失信记录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若干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失信记录的产生、管理和执行提供了法律框架。
因此,个人和企业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信履行合同义务,以维护自身信用记录,避免因失信行为而带来不必要的法律和经济后果。
相关文章
- 04-16 土右旗文旅公司积极参与全旗义务植树活动 筑牢生态文旅基底
- 04-13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河北“诚信红利”惠企超6000亿元
- 04-11 利川市柏杨坝:“学法有我”征文比赛结果揭晓
- 04-09 4月9日,省领导在长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 04-05 榆林市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 04-03 重庆“大学城发生恐怖事件”?相关部门回应
- 03-31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
- 03-31 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 守护健康校园
- 03-20 “数据换信用”惠及中小微,惠州“资金流平台”促贷超亿元
- 01-18 省呗额度一般多少